“老板,这酒怎么卖?”“明码标价10元一斤,酒瓶上厂家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都有,健康证和登记证也在墙上挂着,买回家放心喝。”这是2023年1月13日开展食品安全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时,重庆市黔江区检察院检察官与散装白酒小作坊老板的一段对话。
这次专项监督,源于该院此前办理的一起公益诉讼案。黔江区某镇散装白酒产业发达,因口感好、价格低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无论城区还是乡镇,随处可见售卖散装白酒。2022年8月,黔江区检察院接到“益心为公”志愿者反映的线索,称某镇部分散装白酒小作坊存在违规经营问题,检察官立即展开实地调查。
作坊虽小,但受众面却很广。为保证百姓喝上放心酒,检察官在专项监督中对该镇30余家散装白酒小作坊逐一走访调查,发现有8家小作坊存在未办理食品生产加工登记证和工作人员健康证,部分散装白酒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符合要求等问题。
检察官在调查中还发现,因所涉管理部门众多,存在职能交叉、难以形成监管合力等问题,于是边核实行政部门监管职能,边查阅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,还多次到行政部门座谈,促进相关行政部门形成监管合力,最终确定由当地镇政府履行监管职责。该镇政府收到检察建议后,不仅解决了8家小作坊的健康证办理问题,还组织开展了食品经营商户负责人培训会和专项检查,要求统一散装白酒标签内容、样式,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符合要求的,不得上市销售。
作者:张博张雷彭冲